孙立平:信息时代,技术固然重要,但决定性的还是机制
文/孙立平
乌军成建制攻入俄罗斯本土,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占领一块不小的地盘,出乎世人预料,包括俄罗斯。虽然战斗还处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但有一个问题是越来越清楚:
俄罗斯的信息和决策机制出了问题。
非常有趣的是,当我给AI提出这次俄罗斯的信息和决策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的AI居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俄罗斯的决策机制并没有出现问题。相反,俄罗斯的危机决策机制具有集权、高效、国家最高领导人作用突出、运行过程相对隐秘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在应对乌克兰冲突等国际危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俄罗斯以”超级总统制”为特点的权力架构决定了总统在国际危机决策中居于核心地位,而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系统、高效全面的情报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用的智力支持系统是俄国际危机决策的有效保障。
这个回答非常值得玩味。其实,信息和决策机制出了问题,是普京总统自己都承认甚至为此恼火的问题,只有我们的AI还在为”尊者讳”。想想也是不禁令人一声叹息。
首先应该承认,这次乌克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这在一个天上布满卫星的信息时代,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已经是一种透明的战争。俄罗斯入侵前,美国就把相关信息做了多次通报,甚至在媒体上公开透露出来。而在战争发生后,美国的媒体也曾多次提前泄露乌方作战计划的事情。
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甚至信息都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疏通信息的传达渠道,如何对信息进行确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决策,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军事和战争的问题是这样,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
最近的《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了这样的一场大规模闪电战是如此实现的。报道说,这次行动的成功展示了乌克兰军方的保密能力。在行动前的准备阶段,乌克兰军队悄然将多个旅的部队移至苏梅地区,并在边境附近秘密集结。虽然少数俄罗斯军队注意到了这些异常的军事动向,但俄罗斯军事高层下令保持冷静,导致错失了提前回应的机会。
这里我们至少可以注意两点:
第一,这次乌方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之好。据说,这次行动保密程度极高,只有少数高层军官在行动前三天才被告知此计划,普通士兵甚至在袭击前一天才得知他们将前往俄罗斯作战。在战斗发生之后,美国官员一再强调,他们事先并不知情。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说法。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担心美方劝阻,二是担心计划泄露。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里要讨论的,俄罗斯的信息和决策机制出了致命的问题。几万乌军在俄乌边境集结,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重兵器,对此俄方几乎毫无察觉。战斗发生之后,乌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仅用七天时间便迅速控制了上千公里的土地,而俄罗斯高层好像仍懵懵懂懂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俄军行动迟缓而笨拙,几乎毫无准备。
现在有一种说法,普京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毫不知情。尽管我们不知道这当中的具体内情,但一定是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其中的说法之一,是乌克兰行动情报被俄罗斯总参谋长瓦莱里·格拉西莫夫隐瞒。据彭博社报道,一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情报部门提前两周就知道了乌克兰军队的计划行动,但俄罗斯军事领导层忽略了这些报告,尤其是这一信息没有报告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乌军迅速推进的同时,格拉西莫夫还在向普京报告,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推进已经被阻止。
根据有关报道,当几千乌军精锐在库尔斯克所向披靡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却却误以为是几百人的小规模骚扰。当乌军动用了14个旅、共计4万人的部队大面积推进的时候,俄方对于战场的情况仍然是一头雾水。所以,国外有军事专家指出,俄罗斯情报部门在乌军大规模人员、装备和后勤调动方面的侦查失败,是乌军轻松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把事情归咎于侦查和情报部门,显然是把事情简单化了。实际上,整个俄乌战争就是信息扭曲的产物。
从战争的贸然发动,到闪电战的开始即失败,到今天的胶着状态,伴随的是俄罗斯高层的一系列误判。2022年,即在战争爆发的前夕,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曾前往莫斯科进行劝阻,警告俄不要入侵乌克兰,但他惊讶地发现,克里姆林宫非常自信。普京的国家安全顾问对他说,俄罗斯尖端的武装部队强大到足以对抗美国人。
战争爆发几天之后,一位俄国人,卡内基莫斯科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加布耶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件事情:由于新冠疫情,这两年普京都在自我孤立中度过的。他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历史材料,但他的阅读非常有选择性。他需要别人为他准备好那些现成的材料。可以想见,在周围的人已经不敢讲真话的情况下,这些别人筛选过的资料,是如何误导了普京对历史的理解及对现实的判断。
根据有关报道,在战前的决策中,出兵乌克兰的计划,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制定的。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计划的泄露,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官员们对这个计划的质疑。有研究者指出,其实许多俄罗斯官员都比普京更了解乌克兰的真实状况。
在这样的环境中,普京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俄乌的军事实力是相差悬殊的,他甚至认为乌克兰军队士气低落,一部分乌克兰人甚至会用鲜花迎接俄罗斯。在这个基础上,他制定了一个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俄罗斯军队将快速消灭乌克兰的空中防御系统,并摧毁其指挥和控制系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会在第一天逃到美国华盛顿。
对于这一点,他似乎坚信不疑,因此,没有b计划,没有c计划,因为根本用不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原来看过的一个的材料,《纽约客》杂志对安德烈·索尔达托夫(Andrei Soldatov)的采访。索尔达托夫曾经做过深度调查记者,对俄罗斯国内政治运作的情况比较熟悉,2011年,中信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他与人合著的《谁在掌控俄罗斯》一书的中文版。
索尔达托夫说,十年前,普京在做重要决策的时候,往往至少要听取几十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意见。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物集合:有一段时间,他们当中有一个对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有着执念的电影导演。还有一段时间,里面有个记者,他是皮诺切特的超级粉丝。此外,还有一些牧师。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但从2016年、2017年开始,这个圈子变得越来越小。索尔达托夫说:我从我的消息来源得到的说法是,对于这次的乌克兰战事,普京只听三四个人的意见,包括他信任的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这就是为什么绍伊古在这次入侵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还有尼古拉·帕特鲁舍夫,他是安全委员会主任,也是他最老的朋友之一,至今仍与他关系密切。可能还有一两个来自圣彼得堡的朋友,仅此而已。基本上,当你被一群只听你说话的人包围时,你就会相信自己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只有你的判断力最好。
索尔达托夫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现在更糟糕的情况是,在普京与这些人或机构之间,以及在这些机构内部,不信任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层官员可能了解乌克兰的实际情况,但他们非常不愿意向将军们报告,而将军们显然会再三考虑是否要向普京透露这些信息。不信任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普京现在已经开始在相关部门内部进行整肃。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严厉的内部整肃往往意味着未来的结局。
所以,信息时代,技术固然重要,但决定性的还是机制。
###
来源:立平坐看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