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日本农村如何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
作者:徐静波
有一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叫做“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一颗真正为孩子为国家的未来谋利益的真诚之心。
一个月之前,我去了日本的一个小岛,名叫“冲岛”,这个岛位于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滋贺县琵琶湖的中心,是日本唯一一个有人居住的湖中岛。整个岛只有1.5平方公里大,上岛必须坐船。这个岛的居民只有270人,但是,居然有一所十分漂亮的小学校,叫“近江八幡市立沖岛小学校”,总共有13名学生,其中岛上学生是2人,其他11名学生都是从岛外慕名前来入学的。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呢?这所小学创建于1875年,1875年是中国光绪皇帝即位的元年,距今已经有143年的历史。目前的木结构校舍,诞生于1909年,也已经快110岁了,但是依然十分的结实。有几代人在这一个学校里读过书?岛民们告诉我,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在这个小学里毕业的,算起来至少有7代人。
这一所小学学生最少的时候,只有6名。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岛小学,看看都有哪些设施设备?
- 第一,拥有电子化的教室,不仅有电子黑板,还有投影仪,52英寸的大屏幕电视机。
- 第二,拥有一个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
- 第三,拥有一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
- 第四,拥有6台显微镜和一台高倍天文望远镜的科学实验室。
- 第五,拥有钢琴的音乐教室。
- 第六,拥有一个5000册藏书的图书馆。
- 第七,学校边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就这么几个学生,居然配备如此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是不是有点浪费?答案只有一个字“不”。因为根据日本的教育法,公立小学的设施设备的配置,必须做到全国统一标准。也就是说,大城市小学有哪些设施设备,偏僻的农村和海岛小学,也必须配置同样的设施设备,不能因为农村的孩子少,就省略一个。
不仅是设施设备,教师的配备也必须是按照各学科的标准实施,所以这所目前只有13名学生的小学,有4名教师。这些教师是不是都是临时工?校长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大学毕业拥有国家教师资格的正式教师,都是根据市教育委员会的调配来岛上工作,一般工作3到5年,有的教师已经在这所小学工作了十几年。
大家知道,日本的小学都是要给学生们提供午餐,这是因为日本政府规定,必须给予孩子们以充分而均衡的营养,让他们健康成长。所以,这所学校有专门的营养师,还有孩子们的御用厨师,每天的菜单都是不一样的,自然,还有食堂。
每年春天和秋天举行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所有岛民都会来一起参加,给孩子们助威,因此每一次的学校运动会,都变成了岛民运动会。几代人一起读过书的这一所小学,是整个岛上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娱乐中心,寄托了整个岛上所有居民的一种人生记忆与梦想。
校长说,虽然交通有些不便,岛上没有汽车,只有三轮车,但是岛民的生活富裕,无线网络系统也十分畅通,与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整个学校的经费,来自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拨款,经费十分的充裕。教职员工的工资由都道府县(即省级政府)负责发放,中央财政根据实际负担三分之一。每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地方公务员编制。
日本是一个讲究“公平教育”的国家,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海岛的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遇。城里的孩子有什么教育设施,乡下的孩子也必须有什么样的教育设施,缺一不可。而且日本没有政府指定的重点学校。所以,“公平教育”在日本不是一句空话废话,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受到法律保护的行动。
日本的“公平教育”还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日本的中小学校是禁止实施精英教育,所以,没有快慢班之分,也没有尖子班,每个学生都在同一个班级里面接受同样的教育。至于自己想进一步去努力,放学以后可以自己花钱去校外的私塾参加各种补习,但是教师是禁止收取学生或学生家长的钱,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否则就会受到处罚。教师必须公平地对所有学生负责,不能有意偏爱或冷落某个学生。
同时,日本农村的孩子,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搬到东京的任何一个地方去读书,因为日本的户口是随便可以迁移,户口所在地的学校都有义务接纳学生,哪怕是你刚刚搬过来的学生。当然,东京的孩子们也可以跑到乡下的学校去念书,没有任何的限制。包括我们外国人的孩子,“就近上学”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日本的小学也是六年制,儿童满6周岁入学,12周岁毕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年从4月份开学,多数小学采用三学期体制,三学期之间分别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日本教育法》中,对于小学的教育目标,有如下的规定:
- 以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养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土和国家的现状与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精神。
- 使学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产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技能。
- 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语,并形成使用国语的能力。
- 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数量关系,并形成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 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
- 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并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 使学生基本了解能够使生活明朗、丰富的音乐、美术和文艺等,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小学的教育课程由各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科目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音乐、图画、家政、体育。
那么,小学道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呢?有四项内容:
- 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
- 理解他人。
- 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 理解自己与团体、与社会的关系,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道德教育的目的,规定在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重视生命,为创造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努力,为促进国际和平做贡献。但是没有“爱国主义”四个字。
日本小学生守则也非常具体,如放学必须走规定路线,马路上必须靠右行走,不许穿越红灯,遇到长辈老师必须问好等等。
所以,日本的小学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形成善恶判断力和规范意识,养成乐观向上和顽强不屈的性格。
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是日本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我看到过一个数据,说是在1935年,我们中国的文盲比例高达95%,但是日本人初中毕业的比例,已经占到了75%。这是80多年前中日两国的教育差距,也是国民素质的差距。80多年后,这个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存在。
日本现在依然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我们中国还保留着竞争教育。日本从幼儿园开始,没有小红花,没有优秀学生的评定,包括学校运动会,都没有个人项目,全是团体项目。削弱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追求“平等公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日本中小学校的教育规范,虽然这一种规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利于人才的精英化,但是,日本的岛国文化决定了它始终愿意遵循这一个规范原则,而不愿意引入竞争机制,破坏团队精神,损害整个民族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日本的这一种教育,是好是坏,各有立场观点,难以准确评说,但是,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学校教育设施的配置原则,倒是很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假如有一天,我们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大凉山的孩子们都能坐在和北京上海一样明亮一样现代化的教室里上课,那么,公平教育之梦就能实现。
来源:静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