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科学的原则:为什么对其他人好的,对你不一定好
作者:李翔
个性化或者尊重每个个体,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它还是达成目的的更好的方法,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
托德·罗斯的研究证明的就是这一点。
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的教授,他同时主持着一个“个体科学实验室”。他出版了一本书叫《平均的终结》,主题就是向平均主义宣战,提倡每个人都不同。
这样的论调,乍听之下已经属于陈词滥调。毕竟,年轻人提倡个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每个人都不同,也已经属于常识被大家接受。但是托德·罗斯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在把个性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他自己也是这项研究的受益者。
原因是,从小到大,按照社会规范来衡量,托德·罗斯都是一个失败者。他18岁时从高中退学,因为成绩实在太差。21岁时,他第二个孩子出生,但那时也是他生活的最低谷,拿着救济金,同时做着家庭护士助理。
用罗斯自己的话说,起初,我觉得努力做到和别人一样就行了,但结果是他就是没办法做的和别人一样。结果,他索性放弃了要去适应社会标准,而是致力于如何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环境。然后,在高中退学15年后,他成了一名哈佛大学的教授。
在《平均的终结》里,托德·罗斯提出了三个个体科学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以一个或几个标准来衡量人,难以成功,还有可能压抑那些有才华的个体。
第一个原则叫锯齿原则。锯齿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其中某一个凸起的锯齿和其他的锯齿并没有关系。
锯齿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由多个维度组成,拥有很多凸起的锯齿;第二就是,这些维度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几乎所有人的特征,比如身材、智力、性格、创造力等,都是锯齿状。因此,凭借一个单一的原则来衡量一个人,注定要失败。
谷歌的人力资源分析师托德·卡莱尔曾经做过一个跟锯齿原则有关的实验。卡莱尔列出了一个包含300多个因素的人才清单。其中包括考试成绩、学历、毕业院校排名,也包括类似于对计算机首次产生兴趣的年龄等个性化的因素。卡莱尔试图分析这些因素跟谷歌员工的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卡莱尔发现,考试成绩、大学的名气跟工作业绩完全没有关系,赢得编程比赛也没有关系。学习成绩有一点相关,但是,仅限于毕业后的前三年。
卡莱尔说:“分析数据后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对谷歌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起作用的单一变量。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你不能通过某个人在一个方面表现很杰出,就能推断出他在其他方面也会很棒。
第二个原则叫情景原则。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稳定的,外向的人自然外向,内向的人自然内向。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在学校里,一个女孩可能在食堂表现得很外向,但在操场上很内向;一个男孩可能在操场上很外向,但在数学课上很内向。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是由自身特质和所处环境一起决定的。
因此,要关注的是人在某个环境下会表现出什么行为特征,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给一个人贴上某一个性格标签。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棉花糖实验。它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设计的。实验很简单,给3~5岁的孩子一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他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上15分钟,然后大人会给他第二颗棉花糖。这个实验用来测试人的“延迟满足”。根据后续的跟踪实验,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是,一位名叫西莱斯特·基德的科学家意识到,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里,存在着环境缺失的情况。
第一次听说棉花糖实验时,基德正在一个流浪者收容所里当志愿者。收容所里有许多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一个玩具或一颗糖,很可能会被另一个孩子抢走。所以,在那个环境下,最聪明的做法是,要么藏起来,要么尽快吃掉。因此,如果是收容所里的孩子去做棉花糖实验,所有孩子都会马上吃掉棉花糖。
基德进行了改良版的棉花糖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她把两组参加实验的孩子分别置于不同的环境中。一组在的环境她称之为“可靠环境”,可靠环境里的成年人答应的事情都会做到。比如承诺几分钟后给一套新的铅笔,就真的带来了一套新的铅笔。另一组所处的就是不可靠环境。不可靠环境里的大人就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再进行棉花糖实验时,她发现,在不可靠环境里的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在可靠环境里的孩子,有2/3的孩子等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所以,脱离所处的环境来谈论自制力和延迟满足,也会形成对孩子的误判。在延迟满足方面表现不佳的孩子,很可能并不是这个孩子天生就缺乏自制力,可能的情况是,孩子生活的环境教育他,即时满足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如果懂得情景原则,你就会明白,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本质,重要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第三个原则是途径原则,它指的是,“任何类型的人类发展,包括身体、心理、道德或职业发展,都没有单一、正常的途径”。
这个原则有两个主张:第一,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及对于任何既定目标来说,都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有效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目的;第二,最适合你的途径取决于你的自己的个性。
如果用“途径原则”来看待今天的学校教育,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教育总是把学得快等同于优秀,但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更适合按自己的节奏来学习,他可能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学会外语,但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学数学。
托德·罗斯还引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在更长的职业生涯中,途径原则也成立。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克拉提·文肯伯格博士研究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职业路径,结果发现,不存在科学家成功的标准途径,而是有七种不同的顺序。每一种顺序最后都能让这个科学家成功。这七种顺序,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快速晋升,也包括进展缓慢但很稳定的职业生涯,甚至还包括一系列进进出出的职业生涯,中间包括短暂失业和暂时离开大学因而中断职业生涯。
既然人和人的不同如此重要,托德·罗斯说,机会平等,不是要给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环境,而是提供给每个人最适合他的发展环境。但是在过去,我们都误以为机会平等是提供给所有人相同的发展条件,却没有意识到,相同的发展条件,其实就已经构成了对很多人的不平等。
我们从托德·罗斯对个体科学的研究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托德·罗斯的个体科学研究,其实是把“个性化”这个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说法,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精确化。
第一个原则提醒我们避免以偏概全。尽管通过设置一个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是一种捷径,也是很常见的做法。比如,最常见的做法之一,就是通过考试分数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但是,分数智能说明,这个人在考试这个项目上很优秀,甚至是考试中更细分的项目,比如做选题上很优秀。它是能力的一种,但不能衡量所有能力。因为这些能力中的很多项,都是彼此不相关的。正好像一个人身高很高,并不代表他一定善良。
第二个原则提醒我们重视情景。场景这个词已经成为商业中的一个重要词汇。销售经理和产品经理们,都不断提醒自己,要注意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什么。但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情景或者说环境对人的塑造以及影响,往往是被估计不足的。
比如说“延迟满足”这项被公认为巨大优势的特征。我觉得很多创业公司CEO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有的同事就是难以接受,在回报中,现金少一点期权多一点——接受更多的期权,不但被视为对自己的公司更有信心,也说明能够接受延迟满足。原因可能是,这个同事见了太多期权不被兑现的情况。或者他就是很需要现金。
第三个原则提倡要允许不同个体采用不同方式、不同途径来达到同一个结果,这一点很难被满足。因为它要牺牲规模效应。显然,把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两个小时完成一场考试,要比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制定一个考核方案,成本要低得多。但是这不妨碍在学习和工作场景里借鉴这个法则提出的方案。最简单的比如,允许每一个员工选择他们更加适应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当然,这要求对结果有评定。一些结果很容易评定的工作,就更适合这一点。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启发就是,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并不满意,那么,你可能要换个思路:不是要去模仿和学习其他人,而是想想自己更适合哪种工作或学习方式。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能让你通过走自己的路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