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真切体会“细节是魔鬼”:日本人融化在血液中的素质

作者:周志兴

中日关系很奇怪,有时感觉距离很近,其实也很近,飞行距离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真的就是一衣带水;有时感觉又很远,各种矛盾,各种纠结造就了难以靠近的鸿沟。有调侃说,世界上什么距离最远?是中日关系。

有时候,又突然近乎起来,以至于有的日本朋友称之为“戏剧性”的好转。

今天不说大事,只说小事,就是所谓的“细节”。

有一年春节,我在东京连续住了五个晚上,算是近距离看了一下这座城市。

日本人是不过春节的,这算是他们脱亚入欧的一个显著成效。因此,日本的春节,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住在新宿,这大概是日本最繁华的地方了,到处是人,摩肩擦踵,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我像一滴水,融在了这条河里。每天坐地铁、下小馆子、逛商店,体会普通日本人的生活。

真的在这条河里游泳,才知道,其实这条河很平缓,沿着自己的河道几十年不变地流淌着。很多人对东京很熟悉,他们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我,东京,这几十年都没什么变化。

不说别的,二十年前我到日本,在街头小店吃一碗面条大约七八百日元,这次去吃面条,还是这个价钱。

而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几十年前的北京和今天的北京,完全不像同一个城市了。

有句话说:细节是魔鬼,在东京,可以真切体会这句话。可是,看细节,也要注意观察。因为细,不难看到。例如,他们能把点心做的像工艺品一样,让人禁不住欣赏而不忍入口。他们能把纸折成艺术品,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让人叹为观止。

这只是手工之细致,一眼可以看到的。

细和细节不一样。细,是可以靠技术,靠手艺,靠小心翼翼可以做到的,而细节这东西,是出神入化的的,不是说小心一点注意一点就可以做到的,这是由融化在血液中的素质决定的,这种融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这座城市,一般人都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有条不紊,循规蹈矩,尽管这些也算是细节,但是更多的细节,是要观察的。

细节显示在守序上。日本人有守序的传统,他们一定是规规矩矩排队,不会去想着走捷径加塞儿。他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都一定是压低了声音,没有大声嚷嚷的习惯。在地铁里和电梯里,是不能讲电话的,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扶梯上,人再多,都是顺序排队,自觉站在电梯一侧,另一侧的一定是让出来的通道着,急赶路的人可以走这一边。

酒店里打扫房间的服务生,一定是把所有的东西按照规定摆放的井然有序,我太太为了方便,两次把纸巾盒放在凑手的地方,等打扫卫生结束,她发现纸巾盒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她只好叹口气说,他们太执着了。

我这里用了这许多的“一定是”,是为了说明,我们没有看到例外。

细节还表现在他们的传承上。过去就知道,日本好多小店都是家传的,一代代传下去,哪怕是只能放两张桌子的小店,他们也是兢兢业业地经营,不想做大做强,只有认认真真。

一天,我们去新宿一家有名的专门吃天妇罗的店,在门口不少人排队。这家店原来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看了这家店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就照片,门脸完全一样,甚至连门楣上的灯都是一样的。店里的陈设也和五十年代的照片一样,不同的就是店里顾客的衣着变了,以前的顾客女士穿和服,男士穿洋服,现在则随意了许多。

店里空间很局促,很多时候要侧着身子走路,但是每一个角落都是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我看到店里的服务生一有空就擦拭桌子,一丝不苟。

这种传承,甚至可以从城市的外貌看出来。

东京这座城市,有不少的摩登建筑,很漂亮,但是更多进入我们眼睛的,是各种各样不那么高大甚至可以用低矮和简陋来形容的房子。这是因为,私有产权在这里得到充分保护,强拆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设一栋大楼非常不易。而从环保的角度看,日本人也主张多保留那些看起来低矮简陋的房子,因为不用电梯,不用很多能源来给排水。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有限,在节约能源方面,他们下了很多功夫,城市建设是一个方面,在就是大街上跑的那么多日本车,大都是耗油量极低的。

在东京,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整齐排列的垃圾箱,大都是金属的,或者四个或者五个一排,可以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会有一个是专门回收报纸杂志的。也是,日本人现在还有很好的读报习惯,似乎互联网对纸质媒体阅读的冲击的浪头还没有打到日本列岛上。

细节也表现在对人性化的琢磨上。在东京住的酒店不大,房间更是小的很,卫生间基本上只能呆一个人,但是马桶是盖板是自动加热的,冬天坐上去很舒适,用后会喷水洗净。更有意思的是,只要你坐在马桶上,就会有一小股流水流出,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个细节的设置,是为了减少如厕人进去后,因为小解发出声响产生的尴尬。

当然,这是小事情,在大事情上,日本人也很细致。我曾经到到议会大楼拜访三位政坛人士,在电梯里,看到的是哪些议员在哪个楼层的告示。到了楼层,在最显眼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指示牌,每个议员的名字都列在上面,并且注明是哪个房间。而每个议员的办公室门口,都有议员的姓名牌子。

许纪霖教授发过这样一条微信:

“因感冒咳嗽,到东京大学保健部看病配药,从护士医生到药剂师,那个认真细致,近乎到病人不耐烦地步,与国内看病的经历刚好倒过来。临末给你一张专门的药剂说明书,每天早中晚起床临睡吃几粒图示得一清二楚,连药物作用,注意事项也交代了。日本人对细节的重视让我服了!”

我们不约而同想到了细节这个词。

当然,有些细节在我看来有点多此一举,但是,日本人做起来仍然一丝不苟。我们坐大巴到成田机场,车停下来,四五位装卸工站在车旁,向客人们鞠躬如仪,卸下了行李,大巴继续前行时,这几位装卸工仍然站成一排鞠躬送行。

我看是多此一举,但是,也许这是他们细节链条中的一环,也许,正是这些我们不以为然的东西养成了他们注重细节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