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印度不会发展成为下一个中国
主要观点:
1、印度人把外来投资当作别人来赚他便宜的一种事情,所以印度人对外来投资一直抱着非常警惕,甚至排斥的态度。而中国基本上对自由贸易是一种非常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大家还愿意去印度投资,是因为经常错误地把印度看成是下一个中国。
2、印度本身没有齐备的工业产业链,它要生产苹果手机,很大程度上要从中国进口所需的元器件,这促进了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印之间不完全是竞争对抗的关系。如果印度要进一步发展组装工业,将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中间产品。
文/丁一凡
印度成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中国和印度发展的轨迹完全不同,遵循的发展政策也完全不同,所以很难把印度和中国真的放在一个水平上相比。还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印度是一个分散的联邦制国家,印度的各个地区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市场都不能统一,因此,很难说印度一定是和中国哪一个时代相一致。但是总体来讲,从GDP的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人均收入的水平看,印度应该和中国差了二三十年。
按照购买力等价GDP计算,印度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即中美印。印度GDP超过了日本,这是很重要的事。另外,印度GDP超过了英国,超过了它原来的宗主国。虽然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里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印度经济有很多东西不平稳。比如说印度本身的储蓄不够,必须靠外来的资本支撑它的投资和资本市场,所以印度对外来资本不设防火墙。好处是外国资本愿意进来,坏处就是印度变得非常脆弱。印度资本市场的起伏远远大过中国市场,印度的汇率也是不稳定的。所以,为什么外国投资不太愿意进入印度,因为这些宏观经济风险太大,不确定性很大,不稳定。
印度人非常害怕外资,总担心自己被坑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差非常大。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欢迎外来企业,认为外来企业可以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带来技术、资本,会大大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印度人不这么想问题,印度从建国以后一直选择的是进口替代的政策,尽量把本国的利益留在国内,所以印度一致坚持国产替代进口。
印度人把外来投资当作别人来赚它便宜的一种事情,所以印度人对外来投资一直抱着非常警惕,甚至排斥的态度。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本来是东盟10国+6国(中日韩印澳新),但临签约前,印度宣布不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最终RCEP只有15国。印度对所有的自贸体系和自贸合同,都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觉得别人可能会坑自己,可能会利用自己。印度人对自由贸易本身是排斥的态度,而中国则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
大家还愿意去印度投资,是因为经常错误地把印度看成是下一个中国。投资者容易产生幻觉,因为中印两国人口差不多,市场规模差不多,而且莫迪政府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倾向,有很多人认为,既然莫迪政府已经做了承诺,是不是和中国政府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既然外来投资在中国可以获得这么大成功,那么到印度投资也可以获得成功。殊不知,印度和中国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1947年,印度建国以后,它就对外来投资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它认为外来投资一定是来占自身便宜的,印度刚刚从外国统治下独立出来,不愿意再欢迎外国人。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试图改变传统,是有很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发展惯性的,要求它马上改正,其实还是不太容易。对印度来说,开放并不太容易,虽然莫迪政府希望某种程度上要学习中国的开放,利用开放的环境来加快印度的发展,但是这会影响到一些印度的利益集团。印度的利益集团是不愿意开放的,如果让大量外国的技术能力、资本能力都比印度本土企业更强的企业进来,印度企业可能打不过这些企业。这些利益集团有能力在印度的政治舞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印度的开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是那么稳定。
印度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印度从最开始就不是一个想利用全球化,利用加工市场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它对国际贸易和外来投资都抱有一种非常怀疑的态度,基本上不太愿意参与国际分工。如果和印度商人打交道,就会发现印度商人特别能讨价还价,特别怕别人占他们便宜。
有人说中国应该阻止印度工业化,觉得不能扶植一个同样的有中国体量、有中国竞争力的经济体崛起。但是说这种话的人没有考虑到印度特殊的历史背景、人群构成、市场结构和发展政策,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印度就是另一个中国,所以中国不能帮助它发展起来。如果对印度多一点了解就不应该这样认为,而且应该把印度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要细致观察就会发现,最近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增加很快,这是因为什么?因为印度本身没有齐备的工业产业链,它要生产苹果手机,很大程度上要从中国进口所需的元器件,这促进了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印之间不完全是一种竞争对抗的关系。如果印度要进一步发展组装工业,将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中间产品,只有中国才能够把产业链做到那么完备,性价比做到极致。从这个角度上讲,印度是不可能很快就取代中国的。
印度还有大量文盲教育水平落后中国半个多世纪
人口可以是一个优势,也可以成为一个包袱。人口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还要看人口的素质、人口的社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
印度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等级制还存在于人们的隐形想法之中,影响劳工市场的统一,对工业化来说,这是很大的障碍。印度现在的教育水平有点像中国上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非常不均等,而且有大量的文盲,他们甚至当工业劳动力也不够资格。
印度高等学府培养的精英,在有些方面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印度的许多工科人员,同时也学商业管理,所以他们同时掌握技术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这些人后来又在欧洲和美国的学校继续学习,因为他们在本国的受教育语言就是英语,所以他们很容易出国深造。因为他们的英语背景,同时又有技术和管理知识,所以一旦进入了西方跨国企业,他们就有一定的优势。很多印度裔在这些大公司里就占据着比较好的职位,这是他们教育背景所决定的。但是这些人解决不了印度本身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他们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逃离印度,他们和印度之间没有那么多亲近感,他们根本不太愿意回印度帮助祖国发展。
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2003年,我被邀请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加一个研讨会。那时候,“新兴经济体”刚成为一个热门词,大家要讨论新兴经济体是怎么回事。中国和印度都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所以在那场研讨会上我碰见了一位印度经济学家,茶歇的时候他和我聊天,他说:“其实我们非常羡慕中国,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华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主动给中国投资,帮助中国牵线搭桥,把海外的知识、市场都嫁接过来,帮助中国很快地发展起来。我们也知道在海外有很多印度人,而且他们很能干,都是企业高管,但是很少有印度人想回印度投资,帮助印度企业发展,基本看不见。”我和他说:“这可能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海外的华人更讲儒家传统,而儒家传统讲忠孝,落叶归根。可能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他和出生地,和祖国的联系,而印度没有这种文化传统,所以印度人可能就不太顾这些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印度虽然有那么多跨国企业的高管、精英,但是这和帮助印度发展没有什么联系。换句话说,印度的这些高等学府只是给西方的大企业提供了一些人才,并没有能够回馈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得印度更加发达。
###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